近日, 运动科技公司Keep通过港交所聆讯,冲刺港股“运动科技第一股”。 据悉,Keep预期将在7月12日于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作为我国知名运动健康线上平台,Keep的上市之路可谓是一波三折。自从2022年2月至今,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已三次提交招股书,但前两次都未能成功通过聆讯。
虽然此次通过聆讯,但keep的盈利情况却不容乐观,陷入增收不增利、盈利不断下滑的窘境。如何提升盈利能力,挽救亏损境遇,成为keep上市后的“必考题”。
(相关资料图)
重金砸钱
会员留存率却下降
2014年,线上健身赛道迎来风口,Keep也在此时脱颖而出。
据公开报道,Keep发展初期颇受资本市场青睐,陆续获得高盛、腾讯、GGV纪源资本等多轮融资。
不过据最新招股书数据,Keep业绩在2022年前后的第二轮线上健身风口中似乎进入了瓶颈期。
招股书显示,2019-2022年,Keep的营收分别为6.63亿元、11亿元、16亿元、22亿元,其中2020年同比增幅为66.9%、2021年同比增幅46.3%、2022年同比增幅36.6%。营收增速呈逐年放缓趋势。
同期,Keep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2.96亿元、3.02亿元、9.56亿元和6.46亿元。2021年销售及营销开支是2020年的三倍。可以看到的是,Keep砸钱力度不低,但反观用户留存,2019-2022年,Keep的平均月会员留存率分别为70.8%、73.3%、71.7%及65.3%,整体呈现下滑趋势。
相比于Keep趋缓的业绩,2022年前后却是线上健身的又一次风口,当年4月,短视频直播等平台因“刘畊宏”等健身达人再次大火,行业竞争再次加剧,同类产品和服务也不断出现。
其中Keep要面对FitTime、每日瑜伽、Fiture、咕咚等同业竞争对手,还有抖音、B站、爱奇艺等视频类APP也都出现了健身课程的教学。
招股书风险提示中,Keep表示,线上健身行业发展迅速且竞争日益激烈。Keep在业务的各个方面均面临竞争,包括居家健身内容及设备、健身房、健身俱乐部、室内健身班及健康应用。此外,随着新的及现有竞争对手(包括知名公司)进军并推出与Keep竞争的新的或经改进的内容、产品及服务,预期市场竞争日后将会加剧。
持续亏损
盈利仍是当务之急
砸钱不仅留不住会员,利润也受到影响。
2019至2022年间,Keep经调整的亏损净额分别为3.66亿元、1.06亿元、8.27亿元、6.67亿元。同2021年相比,Keep在2022的净亏损已经收窄,但仍远高于2019和2020年。
何时盈利,成了摆在投资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在最新的招股书中,Keep强调了自身的造血能力。
Keep目前的商业模式主要依赖于自有品牌产品的销售和会员订阅及在线付费内容,2022年,两项收入之和占Keep总营收九成以上的比例。
其中,自有品牌产品的销售占据了超过50%的比例(三年内比例分别为57.5%、53.9%、51.4%),营收由2020年的6.36亿元涨至2022年11.36亿元;会员订阅及线上付费内容收入比例也逐年上升(三年内比例分别为30.5%、34.4%、40.4%),收入由3.38亿元涨至8.94亿元。
尽管如此,Keep依然没能扭亏为盈,2021、2022年的亏损对比2019、2020年不降反升。
对于Keep而言,收入在增加,但开销同样省不下来,同时还要面对同类产品的激烈竞争,Keep将如何讲出新的增长故事,红星资本局将持续关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