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系统化综合治理是城市城区正常运行流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公共交通是核心中的核心。杭州市余杭区以民生为导向、民意为指导,大力推进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品质。
【资料图】
公交车:定制化效率化双提升
余杭公交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公交服务能力。
在公交服务方面,余杭主打定制化。前期通过倾听市民心声,工作人员发现南北乐章及信达柳郡小区的居民需求比较集中,立马实地走访,建立业主小灵通沟通微信群,深挖居民需求,开通了南北乐章及信达柳郡小区到瓶窑一小公交接驳专线。
这样的特色定制服务专线,让小区居民陈大妈喜笑颜开,“之前开电瓶车接送小孙子,现在天气热了,孩子都不愿意坐电瓶车。专线开通后,我也不用费心思去找公交站,家门口就是站点,一上车是真凉快啊,车上都是同学可以聊天,孩子也高兴!”她表示,接驳专线不仅让绿色出行、轻松出行成为现实,更重要的是让百姓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
在公交运营方面,余杭主打效率化。近日,余杭公交推出“公交站点响应式停靠”模式,车辆到站前通过语音播报提示乘客“如需下车请按铃示意”,若没有乘客按铃且停靠站内无乘客等候,将减速越站通过,不再站前停靠。“这样能有效提升行车效率,尤其是早晚高峰时,能给大家通勤省点时间就省点时间。”公交司机张师傅说。
该模式在保障原有运营安全的基础上,从市民乘车体验出发,不仅节约了停站时间,行车效率也有所提升。
“小红车”:打通出行“最后一公里”
如今,对于不少杭州市民来说,“小红车”已是出行方式的重要选择之一。为打通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余杭区在原有363个服务点的基础上,新增开通公共自行车服务点16个,新增点位涉及居民小区、公交停保基地、学校及旅游集散中心等重点区域。这16个新增的服务点中,有13个是围绕小区建立的。
“出门买个菜2.5公里,步行嫌远,开车嫌停车麻烦,骑车最方便,又锻炼身体。”小区居民陈大爷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这些公共自行车服务点既弥补了新建小区公共骑行的空白,也增加了成熟小区的网点密度,为市民短途出行提供了新选择,提升了小区居住的幸福感。
据悉,2023年余杭区计划新增34个自行车服务点,进一步搭建绿色低碳的交通出行网络,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便利的短途出行服务。
多举措:单元化公交治理服务提升
近期,余杭区还借鉴杭州市区丁桥、转塘、三墩、九堡等区域单元治理成功经验,立足余杭区板块特征,围绕瓶窑片区、未来科技城片区,以市民出行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公交服务能力为目的,有序推进单元化公交治理。
瓶窑镇地处余杭区中部偏西北,辖区内有6个社区、13个行政村,包含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瓶窑老街等旅游景点,还有中法航天航空大学及IOT两个支柱产业群。针对瓶窑镇特色,余杭填补区域地铁接驳空白、串联交通枢纽,同时新增求学就医通勤公交、优化穿梭巴士,进一步改善沿途居民公交出行。目前,瓶窑镇公交线路有32条,其中连杭线2条、城市线15条、农村线15条。
杭州未来科技城位于余杭区,聚集了一批行业头部企业。根据未来科技城实际出行需求及线网结构,余杭填补区域地铁接驳空白、配套住宅小区接驳,减少市民地铁通勤时间。目前,未来科技城共有58条公交线路,其中连杭线17条、城市线23条、农村线18条。
余杭公交结合两个片区市民的实际出行需求,依托服务热线、上门问卷调研、线上二维码等方式,收集市民建议和需求,同时发动相关镇街提升市民知晓率、参与度。针对片区内存在的就医不便、就学通勤困难、地铁接驳用时长、个别区域仍有公交空白等问题,将通过强化地铁接驳、推出公交快线及穿梭巴士等举措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能力,提高市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便民交通,让群众“乘”心如意;惠民举措,为群众增加福祉。相关负责人表示,余杭交通将继续以“人民满意交通”为目标,让群众出行更加安心、放心、顺心、舒心。(王黎娜、葛英杰、施康姿)
标签: